首页 > 资讯列表

“两新”政策下我国绿色消费的趋势与展望

发布时间:2025-05-09来源: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作者:媒体中心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升,绿色消费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力量。2024 年3 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以下简称“两新”)。

此后,政策不断加力扩围、提质增效,给绿色消费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十五五”时期我国将处于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重要阶段,绿色消费作为“双碳” 目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交汇点,在“两新” 政策的引领下,将迎来规模加速扩大、结构深刻重塑、内容全面深化、体系加速完善、国际合作不断加强的发展趋势。

如何以政策为杠杆、以创新为引擎、以协同为纽带,共同绘制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共赢的高质量蓝图也将成为“十五五”时期绿色消费肩负的使命。

“两新”政策内涵及发展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党中央着眼高质量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此次“两新”政策的出台,既有力提振投资、消费,促进经济增长,也加快推动全社会的绿色低碳转型进程,既利当前,更利长远。从2024 年3 月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到7 月的“加力推进”,再到2025 年1 月的“扩围支持”,“两新”政策按照增加资金规模、扩大支持范围、优化实施机制、放大撬动效应、深入推进“四大行动”的总体思路不断优化完善。

一是持续扩大支持范围。设备更新方面, 将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范围在8 个领域基础上增加能源电力、老旧电梯、电子信息、安全生产、设施农业、六类农机等6 个方向。以旧换新方面,将汽车报废更新和个人消费者乘用车置换更新,家电产品和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旧房装修、厨卫改造、居家适老化改造的物品材料购置、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一并纳入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范围。

二是不断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资金规模大幅提升。2025 年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于支持“两新”政策的资金总规模比2024 年增长66.7%,其中设备更新由1480 亿元提升至2000 亿元,以旧换新由1500 亿元提升至3000 亿元。补贴标准进一步提高。比如汽车报废更新由此前的购买新能源乘用车补贴1 万元、购买燃油乘用车补贴7000 元,分别提高到2 万元和1.5 万元。同时,政策提出:2024 年4 月24 日起,提交符合条件的补贴申请的消费者,按照调整后的补贴标准执行,对已经领取补贴的消费者,补齐差额部分补贴。

三是持续优化组织方式。考虑不同项目特点,降低申报门槛,支持单体规模小但点多、量大、面广的更新改造项目。取消“项目总投资1 亿元以上”的要求,在重大项目基础上,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以工业园区、产业集群为载体,整体部署并规模化实施设备更新。以旧换新方面,与投资补助等传统支持方式不同,本次向地方直接安排资金,赋予地方更大自主权,在符合总体要求的情况下发挥地方创造力,让真金白银的优惠更快直达消费者。

“十五五”时期绿色消费的新发展机遇

一是政策红利加速释放。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以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绿色消费的政策文件。如《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首次系统部署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绿色消费的发展提供了顶层设计和政策指引。2025 年3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重点部署了大宗消费更新升级行动。多项政策从生产、流通、消费全链条协同发力,为绿色消费发展提供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形成了财政、金融、税收、要素、创新等全方位的支撑体系。

二是新的消费需求加速形成。2024 年国务院印发《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指出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首要任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农村人口比重为36.11%,“十五五”时期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大幅提升,还会有大量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市,将形成新的消费需求。与此同时,随着消费者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升,产品的绿色环保属性成为消费者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绿色智能家电、绿色有机食品、绿色健康养生服务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三是产业绿色化转型加速推进。绿色化、智能化是我国新型工业化的主要方向。“十五五”时期,我国以市场为导向的绿色低碳科技创新体系将加速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流通、消费体系将加速形成,这将推动我国绿色低碳产业的加速发展。一方面,传统产业将通过打造绿色供应链,推动全产业链条绿色生产,实现产业的绿色低碳升级。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锂电池等绿色低碳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加速,有力推动数字技术赋能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与此同时,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的加速建立和完善,也将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有力支撑。

“两新”政策下绿色消费的发展趋势

一是在政策红利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绿色消费规模将呈现加速扩大的态势。一方面,随着企业加大对绿色产品研发和生产投入,绿色产品种类将不断丰富,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除传统绿色食品、绿色建材、绿色家电外,可降解材料制品、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智能家居节能系统等新型绿色产品将加速涌现。另一方面,伴随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消费者更加自觉地选择绿色消费方式,生态资源与消费行为深度绑定,推动绿色、健康、环保的消费市场需求加速增长。

二是随着人们消费意识的转变,消费结构将发生深刻重塑。“十五五”时期,Z 世代逐渐成为绿色消费的主导力量。调查显示, “95 后”消费者中75% 的人会优先选择绿色低碳产品,愿意为环保支付溢价。与此同时,二手物品交易成为一种时尚的潮流生活模式,推动二手交易、共享经济的蓬勃发展, 进一步带动绿色旅游、绿色餐饮、绿色物流等绿色服务需求加速增长。

三是绿色消费将从单一产品消费向全生命周期消费全面深化。在生产环节,2025 年3 月,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要求钢铁、有色、建材等高耗能行业及数据中心设定绿电消费比例目标,并通过绿证强制核算体系实现监管,绿证强制消费机制不断加强。在消费环节,面向消费者,各地加速建立和完善碳普惠、碳积分制度,创新应用模式,积极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加入全民减排行动,丰富自愿减排机制。面向企业,跨国企业已将供应商的碳减排表现纳入决策体系,要求中国供应商提供碳足迹报告,企业ESG 信息披露覆盖率将逐步提升,倒逼企业提升绿色管理能力。

四是绿色服务和监管水平持续增强,绿色消费市场体系加速完善。在“两新”政策的引导下,我国将加快建立统一、科学、严格的绿色产品标准体系,完善绿色产品认证制度,加强认证机构的监管,确保认证结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与此同时,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也将加快发展,随着绿色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绿色产业和绿色消费的融资成本将大幅降低,促进绿色消费市场的繁荣。针对绿色产品市场存在的假冒伪劣、虚假宣传等问题,市场监管和执法力度也将不断加强, 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五是绿色标准出海加快,消费国际合作不断加强。强化重点领域国内国际标准衔接是“两新”政策的重点任务之一。随着我国新能源技术的加速创新,也将进一步强化我国绿色低碳标准的国际引领。同时, 随着全球绿色贸易壁垒的不断升级,深化多双边绿色贸易合作机制、开展绿色贸易对话、消除贸易障碍成为推动绿色贸易合作的有效途径。因此,我国将增强国际对话,积极参与国际绿色项目合作,加强与各方开展绿色技术研发、强化绿色产业投资、培育绿色消费市场,从而推动绿色消费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


文丨袁剑琴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研究员

编辑丨邓茗文 dengmingwen@sdg-china.net

来源丨《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2025年4月刊

文章发布: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文章关键词: 绿色消费
返回顶部
登 录

登录
说明:申请加入可持续发展行动展示厅,请联系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申请账号发布行动案例信息,联系电话:010-62160423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