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①双碳先锋|2025“金钥匙——面向SDG的中国行动”展示

发布时间:2025-09-11来源: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作者:媒体中心

“咔嗒一声,迎刃而解”。

作为一项致力于寻找和淬炼面向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SDG)解决方案的活动,“金钥匙——面向SDG的中国行动”自2020年启动以来,汇聚了千余项可持续发展优秀解决方案,成为集合中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积极贡献SDG的重要平台,并在2021年获评联合国SDG优秀实践。

2025“金钥匙——面向SDG的中国行动”自启动以来,得到了各类企业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来自128家企业的129项解决方案将参加金钥匙9个类别的路演行动展示,旨在向社会各界推广这些优秀行动,让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激发社会各界汇聚成贡献SDG的磅礴力量,共同推动全球迈向更加绿色、包容、可持续的未来。

哪些金钥匙行动更具“咔嗒一声,迎刃而解”的特征?哪些行动更让人“眼前一亮”?欢迎留言区为你青睐的行动点赞,并分享你对可持续发展的见解!

· 双碳先锋 ·

迈入碳中和时代,减碳早已超越环保,成为一个经济社会发展范式变革的问题。对于企业而言,减少自身生产活动以及整个价值链上的碳排放,也不再只是社会责任,而成为一个事关合规和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砝码。2025金钥匙“双碳先锋”类别征集了在减碳领域取得卓越成绩的企业行动,这些企业通过技术、管理、产品、模式等创新深入脱碳,不仅为自身赢得了市场尊敬,也为行业树立起了先锋榜样。

LA01

拜耳健康消费品启东供应中心绿色转型与“零碳工厂”推进项目

申报企业: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启东分公司

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启东分公司围绕“双碳”目标,推进绿色制造与“零碳工厂”建设。通过节能减排、智能能碳管理、绿电采购等举措,显著提升能效并减少碳排放。现有工厂计划于2026年实现“零碳工厂”认定;筹备中的新厂项目将达LEED金级认证,并预计2027年实现100%碳中和,打造医药行业标杆,助力实现拜耳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

LA02

绿能智造+“链主”计划,焕发钢铁企业低碳转型新动能

申报企业: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常熟市供电分公司、江苏龙腾特钢集团有限公司

钢铁企业碳排“双控”是“十五五”重要治理目标,目前面临降碳技术不完善、新能源应用不高效、产业链协同不足、商业模式不成熟等挑战。国网常熟市供电公司与龙腾特钢集团开展制造与能源技术创新,优化生产减碳,实施能源智慧管理,以“链主”引领产业链协同减碳,创新“低碳联盟”商业运营模式,激发钢铁企业低碳转型新动能。

LA03

海天味业绿色低碳转型体系建设

申报企业: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海天味业以“绿色设计、采购、制造、物流、回收与服务”六大支柱为核心,系统构建贯穿上下游的绿色产业链。企业聚焦气候应对、水资源管理、循环经济与包装创新,持续推动供应链绿色转型与可持续采购,实现制造清洁化、物流低碳化、产品环保化。海天正以行业领先的实践,全方位迈向高质量发展,引领调味品产业绿色升级。

LA04

宝马引领地热能创新应用:共拓“热土”,向“绿”向“新”

申报企业: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

宝马在中国搭建多元可再生能源矩阵,涵盖“绿电”全链渗透、跨界合作开发风电、生物质甲烷探索等,引领汽车产业低碳转型。协同沈阳政府及本土合作伙伴,宝马率先启动国内汽车行业首个中深层地热能供暖项目,预计每年可减少1.8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排放,助力北方地区实现清洁供暖,也为可再生能源应用提供了可复制的范例。

LA05

绿电“聚能环”,激活园区级零碳“微生态”

申报企业: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市江宁区供电公司

江宁开发区作为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园区,在建设过程中面临微电网分散、标准不一、碳数据难以互通等挑战。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市江宁区供电公司创新打造园区级绿电“聚能环”模式,建成全国首个园区级微电网,并配套管理系统,实现能源智能调度、数据贯通与商业价值持续增长,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园区零碳微生态。

LA06

锚定科学碳目标,激活供应链低碳新动能

申报企业: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面对日趋严格的气候合规要求及供应链碳核算复杂、转型资源受限与企业自主转型意识薄弱等挑战,立讯精密在科学碳目标与集团碳中和路线图指引下,依托数字化管理工具(绿色供应链管理系统)与信息披露平台(IPE平台),持续优化供应商低碳管理体系,并以自身实践为供应链提供示范范式,共享经验与成果,夯实供应链去碳化基础。

LA07

“绿引擎”引航新航道——纯电拖船驱动低碳港口发展

申报企业:连云港港口集团有限公司轮驳分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聚焦“双碳”目标下的港口绿色转型,连云港港口轮驳公司联合供电公司开展拖船业务全电化业务,克服拖船续航、安全、充电三大难题。通过精准匹配电池容量、优化船型及能量管理解决续航问题;以“物理隔离+技术阻断+智能预警”三层防护保障拖船安全;借助高压快充、储能缓冲及智能调度攻克充电难题。单船年省成本超300万、年减排碳氧化物900吨。

LA08

四端赋能,为路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打造“绿智引擎”

申报企业: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台州市路桥区供电公司

台州市路桥区是汽车之城,国网台州市路桥区供电公司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四端赋能”:在生产端,为企业提供“四降两新”低碳解决方案;在政府端,促成降碳降本政策出台;在销售端,安装可调节负荷控制设备和光伏板,优化环境;在用户端,优化充电桩安装流程,以“绿电碳积分”鼓励用户错峰充电,促进区域产业生态低碳发展。

LA09

气候灯塔行动

申报企业:罗克韦尔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

气候灯塔行动是由罗克韦尔自动化联合上海气候周于2024年发起的长期行动,旨在推动绿色数智创新,助力全球气候治理。行动通过制定标准、发布指南、组建联盟与案例评选,树立绿色转型典范。依托上海气候周“中国行动、亚洲声音、世界标准”的平台,行动将以中国实践为基础,向亚洲乃至全球推广可复制的低碳路径,共赴净零未来。

LA10

打造“碳路先锋”共享“绿动未来”

申报企业: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牧原积极响应全球气候治理,带动全价值链共同减碳,加速行业而绿色转型。2024年通过种养循环、低豆日粮、无供热猪舍、降氨除臭等技术创新,实现温室气体减排价值529.14万吨CO2e;参与制定畜牧养殖业首个温室气体国家标准及河南省能效技术协会零碳工厂评价团体标准,推动畜牧业向绿色低碳、科学规范的方向加速升级。

LA11

东方大港的绿色交响曲——宁波舟山港传统码头低碳转型的中国方案

申报企业: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宁波舟山港集团

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破解“边运营、边改造”难题,创新构建“清洁能源全域替代+电能质量精准治理+多方责任协同”体系,打造全球首个传统码头近零碳转型标杆。通过风光储一体化、岸电全覆盖、电动集卡网络实现全链条降碳,经验输出至国内多个港口、“一带一路”国家,为传统港口绿色升级提供可复制的中国方案。

LA12

“高能用电”变“智慧供电”,解锁商业楼宇与电网绿色共赢新模式

申报企业: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市南供电公司

大型商业楼宇结构复杂且系统孤立,普遍存在高能耗问题。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市南供电公司创新应用CPS用能优化系统,通过“智慧化改造+市场化机制"提升能效与电网协同能力。试点项目空调能耗降低10.41%,年减排二氧化碳331.4吨,经验已推广至10余家综合体,年减排潜力超2000吨,助力商业建筑由“能耗大户“转型为“绿色资产"。

LA13

赋能供应链伙伴,共筑低碳未来

申报企业:索尼(中国)有限公司

索尼积极践行绿色供应链管理推进“供应链节能挑战项目”(Partner Eco Challenge Program),2023年,索尼为中国的合作伙伴提供了20余项节能建议,帮助合作伙伴比上年度同期减少18.2%的二氧化碳排放,并成功导入了可再生能源用电,进一步将温室气体减排扩展到整个价值链。

LA14

精准适配,多能共赴,破解山区零碳乡村建设难题

申报企业: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文成县供电公司

文成县武阳村有水电、光照绿能,却“守着绿能烧柴火”,碳排高、绿能浪费。国网文成县供电公司搭建“氢钒水光充智”微电网,将清洁电精准分配到每家每户;研发“双碳大脑”,实现全环节碳排计量,让碳看得清减得明;创新积分激励、环保公益举措,帮助村民养成低碳习惯,实现靠“本地资源+智能技术”驱动零碳发展。

LA15

星巴克中国与远景开创全链协同减碳创新模式

申报企业:星巴克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秉持着“对环境回馈多于使用”的愿景,星巴克身体力行,与咖农、供应商、门店伙伴、顾客、绿色能源伙伴一起,为一杯可持续咖啡源源不断地汇聚绿色力量。从生豆到咖啡,星巴克将点滴的绿色努力融入在咖啡旅程的每个环节——从点到链,构建开放生态;数据透明,搭建数字化碳管理平台;主动创效,提升可持续经济性。


LB01

“氢”装前行,点“钢”成绿:构建制用一体氢能发展新生态

申报企业: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为破解钢铁行业氢能低成本、规模化应用难题,鞍钢股份探索出“蓝氢过渡、绿氢示范”转型路径,通过副产煤气利用、攻关绿氢技术、拓展应用场景等,构建了从氢源获取到终端应用的氢能制用一体新生态。不仅将废气转化为清洁能源,还大幅降低用氢成本,构建氢能产业生态,为钢铁行业绿色转型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系统方案。

LB02

城市级虚拟电厂为“双碳”贡献无穷“微”力

申报企业: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常州供电分公司

“双碳”背景下,用户侧微电网快速发展,威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常州打造“微电网示范城市”,揭牌江苏首个城市级虚拟电厂管理中心,上线虚拟电厂监测管理平台,统一信息交互标准,有效聚合微电网、充电桩、空调等海量可调负荷资源,并实现商业化市场运营,助力电力保供和新能源消纳,为城市绿色低碳转型贡献无穷“微”力。

LB03

迈向净零——德力西电气赋能产业链降碳,共筑零碳新生态

申报企业: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德力西电气以构建绿色零碳生态圈为核心愿景,已成为行业首家实现自身运营碳中和的零碳先锋。我们致力于绿色产品设计,于2025年推出行业首款碳中和智能电表与碳中和开关面板。我们赋能上下游伙伴,打造零碳工厂和绿色仓储体系,携手共建贯穿全价值链的绿色生态圈,引领产业低碳转型。

LB04

技术创新破解工业节能难题,打造铝业绿色低碳发展新样本

申报企业:国网福州供电公司

国网福州供电公司围绕福建铝业高能耗及智能化不足等核心问题,以中铝瑞闽蓝园厂区公辅系统节能改造为试点,实现能效管控重大突破。通过循环水系统升级和空压系统改造,打造福建省铝业首个国家一级能效空压站,形成“设备定制-智能管控”可复制解决方案,为沿海高耗能制造业绿色升级提供标准化路径,贡献“福州智慧”。

LB05

东鹏控股免烧瓷砖——生态石“在地生成”系列

申报企业:广东东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在地生成”系列源于对大量陶瓷废弃物、工业废渣等问题的反思。东鹏将固废转化利用,产品原料中固废占比最高达70%,每公斤碳排放仅0.66kgCO₂e,综合能耗为国际标准25.6%。该系列还具有高硬度(莫氏6级)、耐火A1级等优异性能,实现了环保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LB06

广硕碳衡未来工厂

申报企业:广硕鞋业有限公司

广硕集团坚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通过部署光伏发电、高效回收余热、实施节能改造及积极采购绿色电力等多措并举,持续降低碳排放水平,并配套建设储能电站以增强绿色电力消纳能力。公司严格运行环境管理体系,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每年系统开展温室气体盘查与CDP碳披露工作主动推进减排行动,积极助力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

LB07

“园”来有你——数智“零碳工程师”赋能高耗能工业园区绿色变革

申报企业: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市钱塘区供电公司

面对园区普遍存在的协同机制薄弱、碳排底数不清、缺乏专业降碳指导等难题,国网杭州供电公司联合各方组建“零碳工程师”团队,通过覆盖电、气、煤、氢等能源数据的“双碳数智平台”,构建“看碳—析碳—管碳—降碳”全流程碳效智治体系,为高耗能工业园区提供从监测到治理的全链条零碳服务,加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零碳样板”。

LB08

智驭沧海,贯通大规模海上风电消纳全链路

申报企业: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我国海上风能资源丰富,海上风电场主要采用长距离海缆接入主干网,存在功率精准预测难、海缆故障定位难、稳定消纳调控难问题,严重制约其大规模并网消纳,方天公司创新数智化解决方案,让海上风电“发得准、送得稳、接得牢”。截至2025年6月底,助力江苏年均多消纳10亿千瓦时海上风电、减少82万吨碳排放,服务“双碳”落地。

LB09

五星零碳工厂

申报企业:蒙牛高科乳制品武汉有限责任公司

面对乳业高耗能、高排放的行业痛点,蒙牛低温武汉工厂将碳中和目标纳入核心战略,通过系统性创新实现全方位减碳。2023年成功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并于2024年6月斩获乳业首张Ⅰ型五星级零碳工厂认证,实现范围一、范围二碳排放100%抵消。

LB10

拎包入住,“五全”服务让工业园区“寸土”生“万金”

申报企业: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面对工业园区产业集聚与能源转型双重压力,国网宁波供电公司以“五全”服务模式破解传统园区规划、建设、运营三大痛点,政企协同预装绿色设施,搭建全省首个低碳园区数智管控平台,配套电能碳全周期服务,帮助企业拎包入驻园区,助力工业用地降“本”金、增“效”金、添“绿”金,推动“双碳”目标与产业升级协同落地。

LB11

荣耀绿色创新引领全价值链可持续发展

申报企业:荣耀终端股份有限公司

荣耀发布碳中和计划,承诺2040年实现自身运营碳中和,自有工厂100%使用可再生能源;2050年实现全价值链碳中和。坚持在为数亿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与服务的同时,减少环境影响,围绕绿色产品、绿色制造、绿色运营、绿色伙伴四大战略,以科技创新推动绿色低碳,积极转向清洁能源,定期披露进展与成效,打造可复制的ESG实践范本,助力可持续未来。

LB12

“绿色引擎 数智赋能”——面向山东省重点领域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解决方案

申报企业: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山东省作为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第一大省,高耗能、高排放企业多,转型需求迫切。国网山东电力发挥电力大数据优势,打造重点领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解决方案,通过采集处理“两高”行业核心数据,实现全周期动态监管分析;建成全国首个省级碳金融服务平台,构建闭环服务矩阵,辅助开发碳金融产品,助力企业获绿色贷款,推动绿色转型。

LB13

英发睿能的光伏减碳实践与全球气候行动

申报企业:英发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伏行业面临环境、经济与社会多重挑战。英发设定集团层级“双碳”目标,积极推进“零碳园区”建设,以实现“制造绿色”向“绿色制造”的全方面转型。集团一方面推进节能减排、提升可再生能源比例及增加分布式光伏发电,另一方面推动供应链可持续发展,构建上下游协同的可持续生态圈,作为行业标杆,为全球绿色转型贡献中国智慧。

LB14

氢光协同蝶变,园区零碳焕新

申报企业: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张家港市供电分公司

作为清洁能源转型的重要战略支柱,氢能产业领域中的氢燃料电池已实现自发电测试。针对仍存在的能源消纳、用能成本、协同治理等问题,国网张家港市供电公司建立“四链融合”路径,打造全国首个“氢光储充放柔检维管”九维一体的智能微电网,为支撑工业园区零碳转型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张家港方案”。

LB15

构建“AI+视联网”技术能力体系,共绘可持续发展新蓝图

申报企业: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打造AI+赋能的“移动爱家视联网”,通过多级智算架构、智能编解码、标准生态协同等攻关,实现连接规模超7000万(年净增近千万级),降本超4000万,行业层面打破欧美技术垄断,拉动产业收入破百亿;社会层面年碳减排422.97万吨,助力40万数字乡村建设,推动视联网从“功能实现”向“价值创造”跃迁,实现绿色智能转型。

文章发布: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文章关键词: 金钥匙
返回顶部
登 录

登录
说明:申请加入可持续发展行动展示厅,请联系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申请账号发布行动案例信息,联系电话:010-62160423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