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讲好电力行业贡献可持续发展的行动故事,推广电力企业履责于行的典型做法,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联合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开展了2025年“金钥匙·电力主题赛”暨面向SDG的电力企业行动方案征集活动。
本次“金钥匙·电力主题赛”设置乡村振兴、气候行动、海外履责、创新变革4个赛道,经初赛评审,共80项行动方案进入复赛路演环节。为进一步扩大优秀行动方案的影响力,引导社会各界了解电力、认识电力、支持电力,我们将对进入复赛的各项行动进行集中展示,助力宣传推广电力企业履行践行的典型做法。
欢迎大家留言评论、关注点赞!
乡村振兴
在推动乡村特色产业转型发展、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等方面的创新行动。
A01
打造示范产业 致力富民增收——探索黑绵羊全产业链建设助力布拖县托底性帮扶
国家能源集团四川发电有限公司(国能四川能源有限公司)
针对布拖县特色优质地方品种黑绵羊纯正种源锐减、养殖业产业化水平低、交易冷藏运输条件落后的三大痛点,国家能源集团四川公司致力探索黑绵羊全产业链建设,通过聚焦种源保护、构建繁育体系、建设交易冷链为布拖黑绵羊产业强链补链,全力打造示范产业,以托底性帮扶助力富民增收。
A02
“驿”起丰收——小岗电气化农机具共享驿站“惠”就丰收新图景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凤阳县供电公司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国网凤阳县供电公司针对“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小岗村3700亩“小零散”地块,建设全国首个“电气化农机具共享驿站”,成立“电气化农机具创新研发工作室”,实施“五员五共”行动,破解“两高两低”难题,完成5类30余件电气化农机具研发投运,以电气化新质生产力“惠”就小岗村丰收新图景。
A03
绿电小镇,带动乡村“链式”振兴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银川供电公司
新能源的快速发展为赋能乡村振兴提供了新途径,但如何将当地自然资源禀赋转化为产业升级、惠民助企成效,面临着配置难、消纳难、普惠难等多重问题。国网银川供电公司在闽宁镇打造全国首个镇域级“24小时绿电”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贯穿绿电生产、传输、配送、消纳全流程全环节,以绿色能源带动乡村实现“链式”振兴。
A04
聚焦产业发展三链融合,奏响乡村振兴富民曲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长江电力围绕“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目标,夯实产业发展基础链、打造能源建设创新链、健全百姓致富增收链的“三链融合”帮扶模式,实现帮扶工作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为巫山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绘就了“产业兴、 农民富、 农村旺”的乡村振兴景象。
A05
“共享电工”——构建电力服务共同体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余姚市供电公司
随着《乡村全面振兴规划》的深入实施,国家对乡村电力服务提出更高要求,然而,乡村表后电力服务面临“土电工”供给不足、服务实施不规范、安全隐患排查难等问题。国网余姚市供电公司联合属地政府,以“共育共享”机制创新打造“共享电工联盟”,探索出具有示范价值的乡村基层治理解决方案,为乡村振兴筑牢坚实根基。
A06
软硬结合夯实现代化农业”耕”基,让每一寸土地都成为丰收沃土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无锡市是全国6家整地市级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之一,国网无锡供电公司从基础设施硬件改造+电力软服务提升入手,大力推进无人农场及农田数智化建设,助力“巴掌田”改造为“吨粮田”,助力无锡农业科技化发展,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作出更大的贡献。
A07
“三建立一探索”开拓澜沧产业振兴路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面对“直过民族”深度贫困区基层政府财力弱、人才少、产业差等弱点,华能澜沧江公司投入13.5亿元,对口帮扶云南澜沧县。通过“三建立一探索”产业帮扶模式,大力培育特色产业,扶持当地合作社、村集体经济,彻底消除直过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从根子上解决群众致富问题,推动当地精准脱贫和产业振兴。
A08
“智” 理乡村电网 “碳” 绘乐居兴业新图景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顺义供电公司
北京市顺义区被喻为“京郊粮仓”,是“第一国门”的所在地,其乡村振兴是展示大国首都形象的重要平台。国网北京顺义供电公司创新构建乡村智慧电网,实现农村地区便捷低碳用能,助力推广地域特色的农业品牌,在顺义乡村的广袤土地上描绘出电力赋能、品牌增效、生态宜居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A09
“华电金太阳”打造农村能源产业发展示范
华电新疆发电有限公司
面对南疆帮扶地区二、三产业发展滞后,村集体经济收入较少,“造血”机能薄弱的难题。华电新疆公司将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和动力,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定点帮扶县光照资源禀赋,探索“光扶”新模式,创新实施“华电金太阳”沐光行动项目,推动农村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普及,为村集体带来可持续稳定收入。
A10
“一根线、一块屏”,司法服务到村社——电力“共享法庭”打造政法企共建一站式基层支点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浙江大有集团有限公司
国网杭州供电公司深化政法企协同,以供电公司基层治理网络为载体,在“不增编、不建房”的前提下,利用“一根网线、一块屏”将电力行业司法服务向村社“最后一公里”延伸,实现矛盾化解、协助司法执行、法治宣教等核心功能,打造电力行业领域“基层治理+多元解纷+诉讼服务”一站式基层支点。
A11
“产业+品牌”致富“伞”,托起家门口就业增收新希望
广西桂冠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广西大化县因喀斯特地貌,耕地少致劳动力外流,留守老人及弱劳动力因劳动能力、技能和健康等问题无法外出就业,缺少稳定收入。2023 年起,桂冠电力扶持农之宝公司在易地安置点建生产经营设施,打造“霖姑娘”品牌年销破600万元,带动脱贫户、搬迁户1800余户,累计销售食用菌3750万元,帮助易地搬迁群众实现家门口稳定致富。
A12
破解“留守”难题 盛开“幸福”花朵 多维路径赋能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江西分公司
2022年起,华能江西分公司在垭坞村以“产业筑基+教育暖心+文化铸魂”为路径:开发光伏、民宿、种养深加工助力乡村振兴,拓宽家庭增收渠道;搭建“守望之家”“童心港湾”,创新“1+6”志愿服务关爱留守儿童;启动“村志编写”“非遗传承”,组织老幼共叙乡土记忆,传承乡愁、强化家乡认同,实现文化与教育振兴融合。
A13
涟源石漠化区光伏项目:生态与产业共舞,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大唐华银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针对涟源石漠化区土地贫瘠、集体经济薄弱难题,大唐华银创新“光伏+生态+产业”模式,以国家第一批大型光伏基地为核心,构建“发电+牧草+黑牛养殖+ 旅游”产业链,修复石漠化土地,年减排44.27万吨二氧化碳,生态环境逐步优化,村集体收入从 0.8万元增至65.9万元,获评湖南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实现“荒山石山变金山银山”。
A14
革命老区振兴的 “三峡方案”——罗塘乡以 “红色+数智+产业” 绘就新图景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为推动革命老区罗塘乡发展,三峡能源结合自身优势,以“红色文旅+数智赋能+乡村振兴”为核心路径,打造三峡特色小镇项目,实施了红色罗塘景区数智化提升、数智乡村建设、清洁能源开发、特色农业产业、生态环境整治等项目,实现了景区和村集体收入倍增,数智化技术提升治理效能,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
A15
“四维赋能”激活尖扎县文旅产业发展新动能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
针对对口支援的青海省黄南州尖扎县文旅产业存在的品牌知名度不足、示范项目缺乏、专业人才匮乏、新型基础设施配套薄弱等发展痛点,中国华能立足尖扎实际与企业优势,以“品牌打造、示范引领、人才培育、清洁能源” 构成的“四维赋能”模式,推动尖扎文旅产业发展,全力打造“灵秀尖扎”公共文旅品牌样板。
A16
创新驱动赋能 助力乡村特色产业蝶变
国家电投集团河北电力有限公司
针对债务缠身、无集体产业、基础设施薄弱、村民观念滞后等深度贫困村难题,国家电投河北公司以“乡村振兴党旗红”模式,通过党建引领、产业带动、文化赋能“组合拳”,建设光伏电站及“光伏+农业”,发展特色种养殖与“民宿+”经济,同时强化村党组织、培育本土人才、兴文明乡风,激活内生动力,实现绿电增收与产业升级。
A17
能源合作社让“小农户”融入“大市场”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扬州供电分公司
受长江生态和耕地保护红线影响,仪征沿江村无法发展非农产业,村集体财政常年入不敷出,迫切希望发展新能源产业,但被新能源资源整合效率低、各方参与意愿弱、危及电网安全“三座大山”阻碍。仪征公司推动沿江村成立全国首个乡村新能源专业合作社,打造资源整合、利益共享、网源协同三大平台,助“小农户”融入“大市场”。
A18
“绿美筑基、产业赋能、民生护航”立体化帮扶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广东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为解决传统帮扶模式导致投入成本与实际成效不匹配的问题,广东能源集团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基底,以绿色产业振兴为引擎,以基础民生帮扶为纽带,创新实施绿美建设“三位一体”工程,大力发展能源惠民项目,不断织密乡村振兴保障网,探索形成“绿美筑基、产业赋能、民生护航”立体化帮扶模式,打造乡村振兴的“能源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