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一场绿色变革 让退役电池焕活新能

发布时间:2025-09-15来源:金钥匙SDG行动作者:媒体中心


新能源产业高速发展推动新能源汽车与储能电站规模化应用,带动储能电池需求激增。然而,废旧电池回收处理挑战日益凸显——储能电池平均寿命5-8年,即将进入集中报废期。研究显示,1万吨退役电池若处理不当可释放约500吨重金属污染物。

以江苏为例,2023年产能产量就高居全国首位,这背后必然是巨大的回收压力,2025年,首批投入市场的电池迎来“退役潮”,预计高达5万吨,稳居全国前三,到2030年还将翻一番!

该行动在首届“金钥匙・电力主题赛”暨面向SDG*的电力企业行动方案“创新变革”评选中,获得了一等奖,得到了各位金钥匙评审专家的高度认可。

金钥匙档案

行动类别:创新变革
行动名称:电池退役何去何从?“重生舱”里焕活新能
申报企业: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公司
发布时间:2025年9月5日
推荐理由:驱动电池高效循环变革,为资源永续与低碳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行动概要

国网南京供电公司依托南京国轩电池等动力电池生产企业,联合创新构建电池“重生舱”焕新联盟,破解动力电池循环利用难题。项目以“收纳舱”织密退役电池回收网络,以“技术舱”攻克核心技术,以“合作舱”创新利益共享商业模式,充分调动企业、回收机构等各方参与积极性,凭借智能分级与绿色提取工艺,在实现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与金属资源高效再生的同时,实现拆解事故归零。其中,仅梯次利用一项,每处理万吨退役电池即可减少约1.4万吨二氧化碳排放,既有效缓解了退役电池的环境处置压力,又为资源循环利用与新能源产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项目亮点

模式变革攻破回收失序难题
依托近千个回收网点,构建起省级电池全生命周期溯源平台,通过“线下归集+线上追踪”实现退役电池来源可查、去向可控,破解回收统筹与流向监管困局。

技术变革攻破安全环保难题
应用智能拆解+创新工艺,低温热解技术较传统火法工艺能耗直降40-50%,碳排放同步减半;湿法萃取工艺取代传统酸浸法,实现废水零排放。获得专利20项。

商业变革攻破价值转化难题
打造梯次利用+再生材料双循环价值链,设计分利机制激活多主体,供电公司通过技术服务与梯次分成形成稳定收益流,绿色责任转化为绿色红利。

成效价值

环境价值

探索电池循环利用新路径,运用创新回收与再利用技术,简化传统流程,实现废旧电池回收率达90%,技术领先,彰显“高环保”“高安全性”“低成本”等优势。通过梯次利用,每万吨退役电池可减约2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降低重金属污染风险。湿法工艺处理中,电解液和负极回收可减排50%挥发性有机物,每万吨电池可减少1.4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大幅降低环境污染。

社会价值

项目实施提升了电池回收产业市场地位,拓展了市场份额。通过优化能源管理,推动回收产业参与电力市场,将废旧储能电池作为再生资源,每年为企业降本10%-15%,提升能源利用率至10%-20%。退役电池已在基站备电、光伏储能等场景实现“二次服役”,整体寿命延长50%。项目获得央视、新华社等宣传报道,已在安徽、山东等地复制推广。
文章发布: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文章关键词: 国网南京
相关内容推荐(注:通过关键词提取内容)
返回顶部
登 录

登录
说明:申请加入可持续发展行动展示厅,请联系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申请账号发布行动案例信息,联系电话:010-62160423
关闭